南海神廟第二進叫儀門,即禮儀之門。中間的門只供高官貴族進出,其他官階低或普通人只能走側門。儀門門口還有一對石鼓,鼓腳用石頭雕刻了鳥雀、梅花鹿、蜜蜂和猴子四種動物,其諧言是「爵祿封侯」之意,祈望來此拜祭南海神的人都能夠陞官發財。儀門上方是一刻有「聖德鹹沾」的橫匾。對聯是「鎮海神休永,司南廟貌崇」。
從儀門庭院到第四進大殿的東西兩側,各有一條復廊,廊中陳列了自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碑刻共45塊,除了頭門韓愈碑、宋開寶碑外,廟內著名的碑還有明洪武碑,清康熙碑,等等。南海神廟的這些歷代詩碑、石刻,對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、神廟的歷史淵源都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。因此南海神廟又被譽稱為「南方碑林」。
相傳唐朝時,古波羅國有來華朝貢使,回程時經過廣州到南海神廟,登廟謁南海神,並將從古波羅國帶來的兩顆波羅樹種子種在廟中,他因迷戀廟中秀麗的景致,流連忘返,因而誤了返程的海船。其人於是望江悲泣,並舉左手於額前作望海狀,希望海船回來載他,後來立化在海邊。人們認為朝貢使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友好使者,即將其厚葬,並按他生前左手舉額前望海舶歸狀,塑像祀於南海神廟中,並給他穿上中國的衣冠,封為達奚司空,宋高宗紹興年間,還封達奚為助利候。由於他是波羅國來的人,又在廟中植下波羅樹,還天天盼波羅國船回來載他返國,所以村民俗稱此像為「番鬼望波羅」,神廟也因此被稱為「波羅廟」了。明代憨山禪師有一首詠達奚司空詩,寫得十分生動和貼切。詩云:
臨流斫額思何窮,西去孤帆望眼空。
屹立有心歸故國,奮飛無翼御長風。
憂悲鐘鼓愁王膳,束縛衣冠苦漢容。
慰爾不須懷舊上,皇天雨露自來同。
關於達奚司空的身份,歷來亦有不少人考證。唐朝時期。廣州的海外貿易已非常繁盛,不少外國人亦來華經商。以上關於波羅樹、波羅廟以及達奚司空的傳說,充分反映了唐宋以來的廣州對外貿易繁榮、中外友好往來頻繁的史實。 |